2017年9月3日至5日,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在廈門舉行。這是繼今年5月成功舉辦“一帶一路”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后,中國的又一場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主場外交活動,引起全球關注。此次金磚會晤中,除了如何打造“金磚+”合作模式等熱門話題外,主會場——廈門國際會議中心,以其獨具風格的建筑設計,包括門老爺匠心打造的精工之作,再次以氣勢恢宏的嶄新姿態,贏得世界贊譽。
實力團隊重塑中國主場
廈門國際會議中心不僅僅是金磚會晤的主會場,更是中國向世界展示風采的窗口。為迎接金磚國家領導人的到來,黨中央、廈門市政府著重對廈門國際會議中心進行升級、改造,全面提升其建筑藝術、裝飾藝術和門面藝術,彰顯大國風范。負責此次改造工程的核心團隊來自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(BIAD)。作為中國首屈一指的“門面建筑藝術”專家——門老爺,為廈門國際會議中心定制專屬的門面整體解決方案。
匠心杰作撐起大廈之門
從會議中心一樓門廳東西主入口到會議廳、宴會廳,是各國領導人的必經之地,門老爺包攬了這些核心區域的門面設計。綜合考量會場的各個因素,包括廈門市的地理位置、歷史文化、氣候特點以及整體建筑的設計風格和不同出入口的使用需求等,門老爺提出了科學、實用、特色鮮明的門面整體解決方案。從研發設計、生產制造到安裝驗收的全過程,無論是產品品質、制造工藝,還是藝術設計、安裝服務,門老爺都恪守“大處匠心獨運,細節精益求精”的原則,將“工匠精神”滲透于每一個環節。門老爺為金磚主會場定制的門面作品是當之無愧的匠心杰作,以卓越的功能品質和超凡的藝術魅力,展示出當今中國建筑門面領域的最高水準。
?會場東西主入口——超高移軸平衡門
廈門國際會議中心的東西兩側各有一條迎賓長廊,是各國領導人步入會場的通道,也是整個會場的“門面”。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劉方磊表示,長廊設計的創意“丹冠飛羽飄海絲”的靈感來源于廈門的市樹鳳凰樹——“花若丹鳳之冠,葉如飛凰之羽”。劉方磊運用現代藝術的表現手法,將閩南傳統建筑屋頂的形式融入設計方案,構筑起由48樘“幾”字形銅梁連接的迎賓長廊,造型獨特、氣勢恢宏,讓人驚嘆不已。
門老爺為東西主入口設計的超高移軸平衡門,門高達4.5米,造型端莊大氣。為了適應主會場面海迎風的地理環境,門框特別采用高強度的金屬材料,具備高度抗風壓的性能。特制門體的重量近600公斤,看似笨重,但門老爺采用的具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“移軸平衡”技術,使門扇啟閉時可同時實現旋轉和平移,并且巧妙利用杠桿原理,大大減少了開門阻力,省力最多可達70%。即使在大風天氣,正常人也能用一只手輕松拉開,真正做到力“撥”千鈞。
在色彩方面,門體外立面選用深灰色,內側采用淺灰色,與建筑的裝飾風格保持高度協調。主入口的大門與長廊、入口、大堂自然銜接,成為主會場一道亮麗獨特的風景線。9月4日上午,金磚國家元首闊步走進這扇大國“門面”,與習近平主席親切會晤。
?五國大會議廳——雙扇隱藏式平開門
五國大會議廳——鳳凰廳是金磚峰會最重要的場館。鳳凰廳的空間設計靈感來自于“竹”的造型。天花板環環相扣的圓形,形似竹子的剖面,雕刻了寓意富貴和吉祥的中國傳統元素圖案,充滿濃濃的閩南風情。
門老爺的雙扇隱藏式平開門,從拉手設計、門色選擇、表面工藝、藝術設計等方面充分表現鳳凰廳的設計風格,與整體空間環境保持和諧統一。另外,考慮到會場要求高度安靜的環境,門老爺將門扇進行多項特殊設計,大大提高了門面的氣密性和隔音性能。
門老爺品牌弘揚中國文化
建筑是人類文明的驕傲,也常常代表一個國家的文化形象和精神氣質。金磚會議的成功舉辦,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中國印記:中國主場外交展現的自信與從容,中國城市發展體現的活力與態勢等等。作為此次金磚會晤主會場的廈門國際會議中心,其建筑本身的獨特設計,在最精彩的時間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“精、氣、神”,給與會的各國元首和嘉賓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。
近年來,在中國相繼主辦的APEC峰會、G20峰會、“一帶一路”國際合作高峰論壇、金磚會晤等重大國際峰會中,門老爺以匠心打造的經典門面作品,為主會場項目建設增添了美輪美奐的“點睛之筆”。
只有民族的,才是世界的!中國原創民族品牌——門老爺,傳承中華五千年燦爛的門文化,獨創“門面建筑藝術”理念,融科技、藝術、文化于一體,制定出獨特的“門面整體解決方案”,并通過專業設計提升門面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。自成立以來,門老爺與眾多建筑師一起致力于用建筑語言向世界傳達中國元素,并向著國際一流品牌的目標奮進,用中國民族品牌的魅力,將中國文化不斷發揚光大。